艺术的灵魂是境界。言气质,言格律,言神韵,不如言境界。境界是产生艺术美感的根本,是流露在作品中的人生感悟。境界体现着艺术与人生的时代精神。
时代呼唤好的艺术作品,更呼唤有大境界的精品。书画家们以“形神兼备、迁想妙得”为心像,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追求“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他们将主观精神因素与客观世界相融合,浩瀚宇宙、天地万物在他们自身修养、学识、情感以至生命的倾注下,美的瞬间便定格成永恒,尺幅之中透射出具有深刻内涵的大美形象和大境界。
大境界·2019当代中国书画名家年度人物——祝夫刚。
艺术简介
▼
祝夫刚,山东临沂人,笔名:溪山。1988年毕业于山东省轻工美校,1996年毕业于山东省曲师大艺术系美术教育专业,先后就读于中国画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著名山水画家贾又福工作室研究生班。贾又福工作室画家,贾又福山水画研究会理事。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国家机关美协理事,中央电视台书画院特聘画家,山东省山水画艺委会委员,山东省临沂中国画院首席画家,临沂市美协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
太行山魂 136cmX68cm 祝夫刚 作
1997年由文化部主办的“庆祝香港回归”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作品《秋风月影》获山水组银奖。
1999年,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诗书画研究院主办的“庆祝澳门回归”全国美术作品大赛,作品《又到春暖融雪时》获成就奖。
1999年,被中国美协评为中国画三百家光荣称号。
1999年,“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0周年”全国中国画邀请赛大展,作品《焦阴》获一等奖。
1999年,中国文联,中国扇子艺术协会,人民美术出版社主办的“首届全国扇子艺术大展”荣获铜奖。
2001年,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主办的“第二届中国美术金彩奖”,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作品《月融融》获优秀奖。
2002年,由国家人事部,中国人才研究会主办的“当代中国画精品展”作品《故乡情》,评为当代中国画杰出人才奖。
2003年,记念王羲之诞辰1700周年“羲之杯”全国书画大奖赛,作品《秋之恋》获银奖。
2004年,由人民日报社主办的“记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全国书画大展获入选作品奖。
2005年,作品《沂蒙颂》参加由中国美协主办的“中国美协会员”绘画精品展。
2006年,被中国文联,中国诗书画研究院授予“山水画100强画家”。
2006年,作品在《中国书画报》《鉴赏收藏》《中国画》《美术创刊》《中华名流》《当代名家》《中国彩墨艺术》上发表。
2007年被人民日报社特邀参加纪念周恩来“诞辰”110周年,全国大型书画展。
2008年,参加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贾又福工作室山水画优秀作品展。
2009年,被《中国美术报》推选为当代最具潜力的十位艺术家之一。
2010年被《中国美术报》推选为中国当代最具潜力的十名画家之一。
2012年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第五届美协会员精品展。
太山行旅图 136cmX68cm 祝夫刚 作
2013年被中国国画研究院,上海国画研究院特邀参加2013当代中国画百家提名展。参加由临沂市政府主办的《群星颂沂蒙》美术作品展览荣获一等奖。
2014年参加由人民日报社主办的建国65周年全国书画大展荣获一等奖;同年参加由中国国学研究会主办的(纪念孔子诞辰2565年)中国诗词书画大赛获金奖。
2015年被中国美术报评选为当代最具潜力的十位画家之一,同时获《沂蒙文艺奖》三等奖。荣获山东省《齐鲁文化之星》称号。参加由中韩文化交流协会主办的《中韩墨韵》韩国艺术交流展。
2016年四月份,十一月份分别在苏州,常熟举办个人画展。并在《中国美术报》《美术观察》《临沂日报》《东方青年》发表介绍作品。 2017年四月份受禾丰艺术公司之邀在苏州和吴江两地举办个人画展。六月份在北京国韵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展出作品100余幅。并受邀参加由李可染画院美术馆、《画者杂志》主办的当代中国画名家手卷作品学术邀请展,特邀参加临沂第二届中国画大展——翰墨丹青绘沂蒙。并在《水墨艺术》、《时代丹青》中发表介绍作品。
2018年四月份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十二月份获《沂蒙文艺奖》二等奖。
2019年7月参加当代中国山水画名家“臻美大境”学术邀请展;8月份在苏州常州举办个人画展;11月参加当代中国画名家小品新作品鉴展;参加第二届北京国际水墨画邀请展。
作品被载入40余部获奖作品集及其它大型画册,并在全国各地举办画展及艺术交流活动,许多作品被主办单位和专业艺术机构收藏,多次在国家级书画专刊上介绍发表作品,出版有《祝夫刚山水画选》,《百强山水画家•祝夫刚》,《祝夫刚山水画集》,《名家名画祝夫刚沂蒙山水画精选》,《当代实力派画家•祝夫刚画集》,《艺宝藏珍•祝夫刚艺术专刊》,《巨匠之门•祝夫刚专辑》。
月涵秋影 136cmX68cm 祝夫刚 作
笔墨营造腾升的“心像”
——祝夫刚山水画赏析
文/李也青
自从山水画萌芽于晋,在顾恺之后的《魏晋流画赞》《画云台山记》,宗炳的《画山水序》,王薇的《叙画》,姚最的《叙画品》中都有章节和山水画论相涉及,成为古代山水画论的名篇。之后,经过隋代和唐初的发展,从展子虔经阎立本,阎立德为皇家画宫观楼台,经二闫“渐变所附”,即改变了山水树石附属于宫观这一状况。至李思训已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以山水画为主的画家。在以后的各朝各代的变替更迭中,山水画成了一个主要的画种,至今为人们所钟爱。
辉煌岁月 180cmX96cm 祝夫刚 作
历代均有出于社会的,政治的等多种原因而归隐山林,或半官半隐,或遁世于野的画家。他们或为高士,或为隐士,但都情于山水深林之中。自然而然,山水或山水画就成了他们的精神寄托,以美学的品评而言就成了其人格的化身。
当代的画家选择山水画原因已与古人大相径庭,然而有一点是相通的,即精神的回归与寄托。现代社会的快速数字化而人心却物欲横流,然而对于固守于精神一隅的画家,特别是山水画家不能不受世俗的干扰,他们选择山水画以求得心灵与大自然的关照,籍以摆脱世俗的纷扰求得心灵的自然回归,找到了借物山水或南或北,带有浓厚的地域特征。画江南即是江南之景,画陕北就有陕北之貌,画太行均有太行之迹。而另有一批画家则综合了传统的山水画之程式法则。以行而下之笔墨技法,写形而上之心迹。他们笔下的山水无特定之地貌特征,只是依照自我的感觉和造型构图的艺术规律,写出山水画的印象。谓之“心象”山水。山水画家祝夫刚是其中的一位。
蒙山探幽 180cmX96cm 祝夫刚 作
欣赏祝夫刚的山水画,给人以云蒸霞蔚,气象升腾之感。仿佛有一种引力或谓流动之气,将观者带入一个世外的天国,传统的可望,可游,可居,可卧,可赏在他的“心象”之景中依然是能够充分体现出来。只是山水的地貌特征被画家在对于自然景观的神韵提炼中作了审美性的消解,比那一个特定“写生”山水却更加具有了“因心造境”的意义。(王镛先生语)
在回到具体的技法处理中,祝夫刚选择了正宗文人绘画的传统——线造型,来作为组成画面的主要元素。以线来塑造物象,无疑增加了技术难度。这恰恰是能体现画家功力修养的关键所在。在他的山水画的画石技法中,细品后,我发现了类似的“火焰”的形状。即谓之“火焰皴”。也许画家在自觉中运动了这一皴法而自己还未有将其提升到理论的层面加以阐释,然而在其作品中已看到了这种迹象,难怪,给我的第一印象有升腾向上的气韵,使人精神之震颤呢!恰恰,在其以水墨为主的画面中,在山石的向背处略施冷暖之色,却更加强了“心象”山水的火焰的跳跃之气,一种吉祥的腾升之气。
秋水伊人 180cmX96cm 祝夫刚 作
“火焰”象征光明,象征燎原,象征升腾,象征温暖。这是我对于祝夫刚“心象”山水画的美学定义。
对于当代山水画家,传统绘画提供给我们的养料十分丰富,很容易被传统的浩瀚之海所淹没。但是在这传统丰富的养料中,有选择的吸收和转换,却能够充分显示出画家的个性才情。犹如凤凰涅槃一般。善于在实践中把握瞬间的机趣,多思后仿佛实践,就能找到有别于古人和今人的突破口。从祝夫刚的“心象”山水画,我看到了这种可能性。祝夫刚的山水已具有极高的品味与格调,为不断完善“火焰皴”的“心象”山水提供了审美保证。当然还取决于画家能排开这世俗的纷扰以更加稳健扎实的心态去投入。
秋水人家 180cmX96cm 祝夫刚 作
他已清楚的认识到传统绘画的笔墨程式,对于自己表达山川物象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要不为传统程式笔墨所囿,必须消解传统,营造自己心中的物象,当有赖于大量的实践。祝夫刚正是在这个思想前提导引,一方面先学习传统,一方面面向生活,另一方面艺术创作实践。这样一步步探索出了“火焰皴”的新的画面结构形式。这一步为祝夫刚下一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信个人面貌会更加独特。
(本文作者:李也青,湖北师大美术学院教授、硕导。)
作品欣赏
▼
太行山魂 180cmX96cm 祝夫刚 作
悠悠岁月 180cmX96cm 祝夫刚 作
月涵秋影 180cmX96cm 祝夫刚 作
空山新雨图 98cmX98cm 祝夫刚 作
太行山魂 98cmX98cm 祝夫刚 作
蒙山雅集 98cmX98cm 祝夫刚 作
山里人家 98cmX98cm 祝夫刚 作
山林静悄悄 68cmX68cm 祝夫刚 作
太行晴秋 68cmX68cm 祝夫刚 作
天高云日明 68cmX68cm 祝夫刚 作
秋山云满屋 200cmX98cm 祝夫刚 作
黄天厚土 190cmX90cm 祝夫刚 作
情系沂蒙山 180cmX96cm 祝夫刚 作
巍巍太行山 180cmX96cm 祝夫刚 作
桃花春曲 260cmX98cm 祝夫刚 作
远山的呼唤 180cmX96cm 祝夫刚 作
桃花峪 136cmX68cm 祝夫刚 作
大境界书画运营中心
特邀顾问:邹立颖 李冬 李晖 顾平 边舒才 刘俊京
艺术顾问:陈天增 方强 韩一 何仁诰 姜耀南 金格格 孔淩 郎华 李任孚 李泽霖 李玉民 李自龙 刘建国 路民 吕大江 穆春华 马长江 马万国 潘荣本 秦明强 任伟 沈风涛 沈克明 宋士操 苏童 孙良利 王犇 王定锁 王力 王信聪 王晓银 王佑学 王祖铭 吴康 徐志敏 叶岚 于兆科 张万琪 张义宾 张哲珠 赵毅 周菁 祝夫刚 左进伟(先后以姓氏首字母为序)
总监:王樱红 主编:芝兰
支持:甘肃画廊联盟网 《甘肃画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