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5日至26日,甘肃省第四届“张芝奖”书法大展理论奖评审工作在省文联会议室进行。


甘肃书法“张芝奖”是经甘肃省委宣传部批准,由甘肃省文联和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省性最高书法文艺奖项。省书协高度重视此项活动,做了大量、细致入微的前期准备工作。在《甘肃书法》、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网、甘肃省书法家协会微信平台刊登了征稿启事,使全省各级书协、书法家、书法工作者、书法爱好者对展览情况有了详细的了解,吸引了全省各地的作者踊跃投稿。到截稿为止,共收到有关书法艺术的理论、史论、技法、批评、教育及甘肃古代地域书法资源研究等各个方面的论文85篇。
本次评审由中国书协理事、省书协主席兼秘书长林涛担任评审委员会主任,省书协副主席、学术委员会主任杨清汀担任评审委员会副主任,省书协顾问马国俊、秋子,西北师范大学书法文化研究院副院长、省书协副秘书长李逸峰,兰州交通大学书法文化研究所所长王峰,省书协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刘云鹏担任评委。在评审会上,评委会主任林涛要求各位评委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按照评审程序和细则,自觉遵守纪律,保证评审工作的客观、公平、公正,评审工作分为初评、复评、终评三个环节。评委们本着对每位投稿作者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审读,客观、公正地对每篇文章进行打分、评议,经过两天紧张有序的评审,最终评出获奖论文一等奖1篇,二等奖3篇,三等奖6篇,入选20篇。
评审结束后,评委们进行了总结。大家一致认为,本次评审工作严格按照评审细则和程序,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真正做到了科学评审、规范评审、学术评审、民主评审、阳光评审。这次理论奖的评审对普及提高我省书法理论研究,对弘扬学术精神,深化书学研究,推出研究人才将会起到积极作用。
为了进一步确保评审的公正性,现将获奖、入选论文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16年6月1日——6月10日,共10天。公示期间,如对评审结果存在异议,发现有已公开发表或代笔、抄袭、剽窃等违规现象,请予监督举报。举报材料要求信息准确,事实清楚。公示期结束后,如发现有上述违规现象,仍可举报,甘肃省书法家协会将根据举报材料,开展调查。如举报情况属实,将依照相关规定,予以处理。
举报材料请寄:甘肃省兰州市东岗西路668号甘肃省书协办公室
邮编:730000 电话:0931-8866627
E-mail:gansushuxie@sina.com
甘肃省第四届“张芝奖”书法大展理论奖获奖、入选公示名单
一等奖(1篇)
认知与选择——敦煌简牍书法文化的当代性阐释 /作者:窦永锋
二等奖(3篇)
敦煌楷书写卷的点画类型与衍变/作者:史忠平
法藏敦煌P.5544册页与P.4022+P.3636残卷关系考/作者:蔡副全
从敦煌简牍、遗书看汉唐敦煌书法教育/作者:米文佐
三等奖(6篇)
《广仁神禅碑》:见证北宋书法的另一面 /作者:包孝祖
宋琬集《道署本杜少陵流寓诗》拓本辩证 /作者:王焕新
肩水金关汉简草化类书写形态考察——以T1—T10出土简牍为例 /作者:杨晓军
20世纪敦煌简犊书法的影响及其对当代隶书创作的启示 /作者:马 莉
明末清初书家疾病与书法创作的关系研究 /作者:刘仲林
铭石书的视觉表达对时下书法创变的影响——以魏正始《大代持节豳州刺史山公寺碑颂》为例 /作者:孙亚利 李建祥
入选(20篇)
黄道周行草书的美学特征 /作者:陈新长
王了望的文学、书法艺术风格与明清社会思潮 /作者:焦福维
敦煌书法的人文特性 /作者:王明寿
诗意的回归,重构书法生态体系 /作者:杨树岳
论张芝的书法史地位 /作者:杨永发
论当代专业书法工作者的使命管理视阈——以兰州城市学院“国培计划2015”书·法培训项目为例 /作者:熊 炘
近十二年中国书法创作现状及思考 /作者:贾摄新
从“匆匆不暇草书”本意解论到草书本体的特定情境 /作者:郑付忠 宋艺林
《兰亭集序》的文化意义及其艺术价值 /作者:马得瑜
中国书法文化与哲学思想的应用 /作者:马堆荣
张芝章草书美学源流探 /作者:窦 贤
试论孙过庭《书谱》的辨证艺术思想 /作者:陈兆亭
图像需要及补笔形式在传统书法中的运用初探 /作者:李文芳
略论敦煌写卷历史价值以及对当代书法展影响作用 /作者:宿胜利
鲜于璜碑别字研究——汉碑别字系列研究之一 /作者:郭克斌
鲁恭姬造像碑书法艺术研究 /作者:闫向阳
通渭书画教育成因分析 /作者:范继宏
书艺的时间流向与空间呈现 /作者:桑吉仁谦
浅谈书法展览的当下意义 /作者:马少军
时代呼唤正体书法楷书的回归 /作者:蒲 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