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佑学,曾用名幼学。中国山水画创作院山东分院执行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山东画院高级画师。九州画院副院长。山东理工大学美术学院兼职教授。淄博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原蒲松龄纪念馆馆长、研究馆员。
自幼习画,早年师从山东艺术学院教授、著名山水画家徐金堤先生。八十年代得识张仃,陆俨少,周韶华,孙克刚,白雪石,周沧米,吴羊木,魏紫熙,张文俊,闫丽川等诸画坛前辈,多承指教,获益匪浅。尤蒙天津孙其峰先生厚爱,收为门生,耳提面命,书信往来二十余年,于做人治艺受益终身。后进修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贾又福工作室(访问学者)。中国国家画院卢禹舜首届山水画高研班。
自七十年代始参加市、省及全国各类重大展览,并先后荣获提名奖,铜奖和银奖。与山东、广东、北京、上海、香港、台湾及美国、泰国、新加坡、日本等地区和国家举办个人画展或联展。作品被国内外博物馆、美术馆和纪念馆收藏。《美术》、《国画家》、《美术观察》、《荣宝斋》、《人民艺术家》、《中国艺术报》、《中国文化报》、《美术报》、《中国书画报》、香港《文汇报》、《大公报》等报刊发表其作品和艺术介绍。出版有:《画院派精英﹒王佑学作品集》、《王佑学山水选》、《王佑学山水画艺术》及国内外各类展览作品专集、
丹青寓乐,山水中游,耿直之性,淡泊人生。自2006年起往返于京城与齐鲁两地,走街串巷以感悟首都文化,访师交友以开眼界长见识,潜心读书以升华品格与境界,观古今画作以明传统与创新之源流,览名山大川以澄怀悟道。耳顺之年取“虚静轩”为斋名,意在远离喧嚣与浮躁,多一份沉静和从容。
名家评论
1、“佑学画黄山,神遇而迹化,论者勿以形似而求全尔。”
——孙其峰(天津美院终身教授,著名美术教育家、书画家)
2、“古人作画重笔墨,今人作画重意境。观佑学画,二者俱瑧,堪为学画者鉴”。
——吴 木(苏州原吴门画派研究会会长、著名画家)
3、“笔墨干湿并用,苍润乃生,读佑学山水画有此感也。”
——张文俊(原南京美院教授,著名山水画家)
4、“山岳浑厚,云气翁翳,笔力遒劲,水墨淋漓。王佑学先生作画,极云烟变化之致,题此以示钦佩。”
——张辛稼(原苏州画院院长,著名花鸟画家)
5、“王佑学作画,追求笔墨的苍润浑厚和构图的博大雄浑。他尤擅作秋景山水,那一片水云,一抹紫霞,静静的逼人心境,画面构图小中见大,虽满目静谧,却处处充满着生命的律动。他特别注重色彩的冷暖与黑白的对比,在大块的泼墨与斑斓的色点交汇之中,展现出他独特的艺术语言和强烈的生命情调,挥写出一幅幅热烈、活泼、浪漫的秋之景象,而一扫古人秋山秋水的萧索、寂寥。”
——曾先国(青岛画院院长,著名山水画家)
6、“任何一个有创造性的画家,必定有自己的精神资源与精神支援的,如若不然,他就不可能有如此旺盛的创造精神与活力,亦不可能在物质层面上提升出精神的火花。王佑学正是这样一位画家,他在遍游名山大川中,提炼了直觉的笔墨形式与符号,并注入了当代生活中令人感奋的激情。所以在他的笔下,不再是古典的萧疏、荒芜与苍白、乏力,而是在点、线、面与笔、墨、色的相互交汇中体现出一种运动感与构成的张力,使作品在浓淡虚实、远近大小之中形成了令人陶醉的艺术魅力,富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和自然生机。”
“王佑学的创作是以气势为主要特色的,其作品无论大小,都充满氤氲之气,尤其是线的流畅与墨的动势,为作品平添了淋漓酣畅之感。读王佑学的山水画作品,在水墨酣畅中,我们感到一种滂沱的大气,一种不拘小节的爽快。”
——徐恩存(著名文化学者、美术评论家)
7、“佑学数十年如一日,砚田耕耘,墨海扬帆,继承借鉴,探索创新,吸纳百家之优长,兼及八方之精义,熔铸天地大美之个性风格,又不失民族文化特性与时代精神气息。故其笔下山水,苍茫浑厚,气象宏大,既富传统笔墨之精华,又具时代生活之新意。”
——卢禹舜(中国国家画院常务副院长,著名山水画家)
8、王佑学的绘画风格,首先,一直在向着孟子的刚健充实和浩然大气方向发展;其次,是先将孟子的精神取向与两宋的朱子、二程的中和清新与光风雾月式的气象两相结合;然后,他又让这样的结合,通过李可柒先生探索的现代性成果为中介,航行在由明人沈周的道家和清代石涛的释家合而为一,和合而成的文化河流中。从而使他的绘画风格在雄浑博大中显现出了空灵与通透,这是王佑学先生的个性化的自我风格的独特之处。他依靠自己几十年的不懈努力,最终使自己的作品在文化关怀上有了蕴含中国文化元典的天地精神和圣贤意志的内涵——这就是我们认为王佑学先生有望攀上中国现、当代山水画更高的高峰的最本质的缘由。
在王佑学的作品中,云如流霞,瀑似飞仙、道路能行旅,屋舍可憩息,这些鲜活生动的视觉上的纯美的图象,既有光影空间意识支持其中,也有透视结构理念内蕴其中,但最重要的则是其中蕴含着中国文化元语言的支撑。因为,在王佑学的作品中,既有庄子从宇宙太空俯瞰大海而感沧海一粟之“以大观小”式的章法构成,也有岫有壑,有峦有谷,水因气活,云因风动“以小观大”式的天地氤氲气化理论下的可视显现。所以,要想真正解释清晰、说明清楚王佑学先生山水画作品中的文化特质和审美内蕴,还是要回到中国文化的深层次语言结构之中,进行详细的说明——这就是王佑学山水画中的图像“元语言”的文化阐释学本原,既渊深似海,又源远流长。”
——付京生(著名文化学者,美术评论家)
9、王佑学先生不擅言辞,他把自己的思想感情都放逐到了笔端,在点线面的交错中汇聚成一幅幅精彩的画面。他的作品既有大气磅礴的巨制,也有精致的田园和写生小品。其笔墨既厚重又洒脱,在雄浑中透着灵动,在野逸里蕴含着博大,似能从山涧里听到飞瀑之响声,从田舍边闻到野卉之芳香。面对王佑学先生的山水画,总会被作品中透出的苍茫、浓郁而不失灵动的气息所感染。特别是他那些以秋景为主题的作品,层层叠叠,苍苍茫茫,郁郁葱葱,隐隐现现,曲曲折折,点点线线,浓浓淡淡……那秋的味道,只有在品读了这些大大小小的秋之作品后,方能感知王佑学先生笔下是种什么样的秋,也只有把秋深化于胸中,又具备高明的笔墨法度和深厚的文化修养之人,才能如此丰富生动的把诱人的秋色表达出来——那是一种对成熟的向往,对绚烂的偏爱与一种不可遏止的生命激情。
——葳蕤(著名画家、诗人)
10、王佑学先生山水画作,博采众长,既承接传统画法之文脉,又颇具时代风采及个人风貌。笔墨厚重,朴实,又注重抒发人文情怀,格调高古,超然物外,深得自然妙语,施笔运墨间尽显天地灵气与华采。
——王界山(空军美术书法研究院副院长,著名军旅画家)
11、王佑学先生山水画,深得其导师贾又福先生“入古者深,出古者远”之意,画风厚重而不失明快,浑然而富有层次;他始终以自然山川为师、为友,再现自己的审美理想与人文情怀,处处苍郁,又处处醒透;其水墨写生作品则更加生动空灵,更具山野风味,用笔运墨更趋鲜活而富有变化,与其创作双峰并峙,各具高华,一种趋向理想和古典,一种趋向田园和现代。
——吕鸿钧(山东理工大学教授、美术评论家)